电力电缆铺设的主要要求
环境与路径选择
避开危险环境:避免高温、低温、潮湿、腐蚀性气体或强电磁干扰区域,确保电缆长期稳定性。
路径规划:优先选择短距离、低交叉的路径,减少能量损耗和维护难度;避开易受机械破坏的区域(如施工区)。
防护措施:直埋电缆需覆盖足够土层并设置警示标识,管道内敷设时预留余量以避免挤压。
敷设操作规范
弯曲半径控制:电缆弯曲半径需符合标准,避免过小导致绝缘层损伤。
固定方式:使用支架、电缆槽或夹子固定,保持整齐稳固,避免松动或过度张力。
机械保护:敷设时避免拉扯过紧或过松,防止因温差或外力导致断裂。
材料与连接要求
电缆选型:根据电压等级、载流量及环境条件选择截面积和护套材料(如耐高温、耐腐蚀型)。
连接可靠性:接头需防水密封,使用专用连接器,确保接触良好;裸露部分用绝缘胶带包裹。
安全与维护
标识管理:敷设后标注电缆型号、用途及路径,便于后期检修。
防护设计:户外电缆需防晒、防紫外线,必要时加装保护管或桥架。
关键注意事项
环境适应性:极端温度地区需选用耐寒(-40℃)或耐高温(+90℃)电缆。
接地保护:金属铠装层或屏蔽层需可靠接地,防止漏电或雷击风险。
规范遵循:严格按国家或行业标准(如GB/T 5023)施工,确保安全合规。
(注:部分光伏电缆规范与通用电力电缆要求存在重叠,但需根据具体场景调整。